1、太姥山 AAAAA
太姥山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
位于福鼎市境内东海之滨,距城南约45公里处,雄峙于东海之滨,晴川湾畔,山海相依,傲岸秀拔,气势恢宏,景致独特,被誉为海上仙都。分为太姥山岳、九鲤溪瀑、晴川海滨、福瑶列岛、桑园翠湖5个景区,此外还有冷城古堡、瑞云寺两个景点。
山岳游览区是太姥山风景名胜的主体,它包括国兴寺、葫芦洞、一片瓦、九鲤朝天、香山寺、白云寺、天门寺等7个景区,面积为24.6平方公里。太姥山在唐宋时已很兴盛,历史悠久,古寺众多,留下不少历代文人墨客的遗迹。当时山南北有三十六寺院,其中以国兴寺、瑞云寺灵峰寺、芭蕉寺、天王寺规模最大。至今国兴寺的遗址上尚存石柱360根,寺前有楞枷宝塔、唐宋时期创作的人物、花卉、禽兽等雕刻和石牌。山中还有历代名人摩崖石刻“天下第一山”、“山海大观”、“道仙佛地”等几十处。
太姥山以石奇、洞异、峰险、雾多“四绝”而名闻遐迩。有“十八罗汉上山”、“仙人锯板”、“夫妻峰”、“金猫扑鼠”、“和尚讲经”、“金龟爬壁”等380景。真是“太姥无俗石,个个似神工,随人意所识,万象在胸中。”山中还有许多曲折深遂的岩洞,各具特色。有的内低处延伸,直通海面,曰通海洞,有的向上扩展,可达九鲤朝天石顶端,曰通天洞;有的削避夹巷,见天如线,曰一线天;有的洞中套洞神奇莫测,曰神仙洞……有的洞中可观日出,有的洞内可观海潮,有的洞中存丹井有的洞内有龙潭。小的只容几人小憩,大的可容干百余人,甚至可建亭、台、楼、阁。
溪瀑游览区由九鲤溪,及溪口瀑布、龙亭瀑布组成。
村寨游览区:位于太姥山东南麓,系畲族聚居地,今是瑞云畲族民族乡旅游者到此可品尝畲族风味小吃,体验畲族民俗风情。
列岛游览区:与太姥山隔海相望,包括大嵛山、小嵛山、鸳鸯、鸟岛等13个岛屿。海滨游览区包括晴川湾、跳尾湾、大小蒙湾等景点。
1、交通:从江浙地区去太姥山,可以先到浙江温州,在温州新南站乘直达太姥山的班车,2个半小时就可以到;上海沪太路长途车站每日13:00有车至太姥山;宁德市区和福鼎市内都有专线旅游车可达景区。福鼎北汽车站:站址福鼎桐山大桥头,电话:0593-7837001;秦屿车站秦屿镇秦川路,电话:0593-7263388。
2、饮食:福鼎特色菜太极芋泥(用福鼎特产福鼎芋而制)、龙舟鱼卷、鱼片汤
3、住宿:(推荐)
A、太姥邮苑拥有51套舒适高雅套间、单间、标准间,共100个床位。地址:福建省福鼎市太姥山停车场;电话:0593-7268888。
B、玉湖宾馆是一家二星级的旅游饭店,它面向东海,背临太姥山景区,环境不错,交通也很方便。该宾馆为园林布局,主要有仿古、仿木、仿民居三种建筑,显得古色古香,给人典雅舒适的感觉。
地址:宁德市福鼎市境内,距市区45公里
类型:国家公园森林山湖泊寺庙
等级:AAAAA
游玩时间:建议1-2天
电话:0593-7856777
官方网站:http://www.517time.com/
开放时间:8:00-20:00
门票信息:
门票155元人民币(含40元景交车费);身高1.2米-1.5米的儿童、全日制学生、非福鼎籍60周岁以上老人凭有效证件半价;1.2米以下儿童免票。
2、九鲤溪瀑(杨家溪) AAA
门票信息:免费开放。景区免费开放,景区内部游乐项目收费
3、牛郎岗海滨浴场 AAA
景区山青水秀,沙滩明静,海浪平缓,水色湛蓝,气候温和,温度宜人,分为海滨浴场区、高科技农业园区、垂钓区、鸟岛保护区等18处游览观赏项目,有鸳鸯礁、织女洞、海上一线天等自然景观,是一处集休闲、旅游、海滨度假为一体的旅游新景区。纵观海湾沙滩,这里尤如一幅美丽迷人的山水画卷,更象一盘精心雕琢的巨大天然盆景。
海滨浴场海浪平缓,沙滩明净,环山绿树成荫,海水清澈见底。置身此地,大有“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之感。其周围礁石经千年海浪冲刷,造型各异,有潮音洞、鸳鸯礁、织女洞、海上一线天等自然景观。这里环境清幽,景色迷人,成为闽浙地区婚纱摄影基地,同时也为各地电视媒体提供良好的文化传播舆论宣传氛围。
地址: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秦屿镇金安路11号
类型:地质地貌山
电话:0593-7271636;0593-6177788
开放时间:08:00-19:00
交通
"全国各地飞机航班直达温州、福州,再乘坐动车到达太姥山火车站(太姥山火车站距牛郎岗海滨度假区12公里)或乘坐汽车到达秦屿汽车站,最后乘⑨路坐公交到达海滨度假区。自驾车游客由沈海高速太姥山(秦屿)互通口下,出口环岛右转直行7公里至牛郎岗海滨度假区。"
门票:门票40人民币
4、太姥娘娘雕像
玉湖庵游览区的太姥娘娘雕像于1998年由厦门大学孙赐麟教授创意,当年9月付诸设计,历经两年,三易其稿,终算完成。雕像选址,更是经过多次考察、论证。现址左边是乌龙岗,右边是虎头岗,前面眺望嵛山岛,后面依靠摩霄峰,正合了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堪舆玄理,可谓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二00一年十月三日,雕像奠基,动土时,天空忽然挂起绚丽的彩虹,反复五次,在场的人无不惊讶称奇,疑是太姥娘娘乘九色龙马驾还。
太姥娘娘雕像由288块花岗岩组成,叠高18层,高20.88米(含基座),台阶的台数、级数,都暗合道教所推崇的数字“九”。雕像造型以方中有圆,以方为主的形调吸收了北魏石石窟雕像的秀骨清相的特点,揉进少许盛唐时代人物面部的丰润,同时从大量汉俑中吸取其造型单纯、简洁之韵味,使得雕像美得敦厚、祥和、仁慈和智慧。其动态状为迎海风而徐徐前行,头略略低垂,慈目微启,时时关注着山下芸芸众生。左臂弯起,指擎灵芝,给人间洒下关爱。右手执拂尘,欲将天下瘴气迷雾扫尽。
据考,太姥娘娘系古越人始母。她家在才山下的才堡村,为避战乱逃至才山上,住在鸿雪洞里,以种蓝为业,乐善好施,深受人们尊敬,呼为蓝母。那年,山里发生麻疹,蓝母用亲手种植的绿雪芽茶为孩子们治病,挽救了无数小生命,乡亲们无不感恩戴德。晚年,她得到仙人指点,修练成正果,于家历七月七日乘九色龙马羽化升天,百姓奉为神明,曰圣母,成为闽地第一位女神。后人还推广移植山中的古茶树,并仿效她的制作方法,将茶叶晾干收藏起来,以备饮用。现在福鼎的绿雪芽就出于此,太姥山鸿雪洞口仍生长一棵古茶树,及太姥娘娘浇灌绿雪芽的一口丹井。
一天,尧帝巡游东海,遭遇风浪,险些葬身海底,是圣母为之指点迷津,化险为夷。尧帝感其思,赐为太母,才山因之改名太母山。汉时,武帝命东方朔授天下名山,东方朔钦服于太母山的壮丽和圣母的威灵,于摩霄峰下巨石上挥指写下“天下第一山”五个大字,回京奏明武帝,册封太母山为天下三十六名山之首,改“太母”为“太姥”。从此,圣母遂称太姥娘娘。至今,一片瓦景区还完好地保存着太姥娘娘塔墓,其碑正面刻有唐玄宗赐题的“尧封太姥舍利塔”七个字。
历史上太姥山诗文中,也有记载传说的内容,最早把太姥娘娘入诗的是宋代的陈嘉言,相传他曾在太姥山聚徒讲学,并写了《太姥墓诗》:“吾闻尧时种蓝妪,世代更称那可数。帝尧骨配无微尘,此间犹有其时墓。”这也是最早记录了太姥的诗文之一。万历戊申(1609年)仲秋,陈仲溱游太姥山,出天门,在四壁环卫宽余处,见证了太姥墓,铭刻:“尧封太姥舍利塔”。第二年,即万历已酉年(1610),谢肇浙在淫雨霏霏的二月游太姥山,他的《太姥山记》载:“过此豁然,别一世界,是为岩洞。石壁罗立,平园半亩,窣堵树片,石上太姥墓,似藏舍利所耳。僧流以为肉身坐化,乃卒不知太姥何人?墓何代?尧耶?汉耶?未可知也。”至清代,太姥墓仍是游人必访的一处名胜古迹,也留下不少诗文作品。
人们拜谒太姥墓同时,便可以欣赏“金龟爬壁”、“金鸡报晓”等多处天造地设之奇景,聆听与太姥娘娘相关的种种绝妙的传说。往塔之西有一拨地而起的巨型岩柱,世传即太姥娘娘升天石。有龟者名木果和尚与太姥同在山中修行,在太姥升天前一个晚上,有仙童化作美人,以天黑无处可住,引诱木果留宿。木果并未为女色所动。次日,金鸡晓唱,女子梳妆后遗落一金钗便走,木果却收入袖中据为已有,想随太姥娘娘仙去。此时云端传来声音:“木果你虽过美人关,却未过钱财关,留在此处继续修行吧!”如今在石之下端正面,有一酷似龟者正奋力向上攀升,它也给世人留下几多思索。
5、一片瓦游览区
一片瓦游览区在太姥山西南部,为太姥娘娘得道升天的地方,是一处以幽取胜的佳境。挤过仅可容一人侧身而过的一线天洞,穿过白马洞,便到一片瓦。到此,可边听太姥娘娘升天故事边赏金龟爬壁、金鸡报晓等景观群,可到尧封太姥舍利塔、太姥圣殿凭吊闽越第一女神,可歇脚太姥娘娘修道的鸿雪洞用丹井水泡一壶太姥娘娘传下的绿雪芽茶。然后,或向上穿过危石高悬的通天洞直抵南天门,或向下经过汉白玉五百罗汉堂到香山寺。
一线天是一个倾斜张裂隙,洞长达60多米,高40多米,两块直顶云天的石壁从中裂开一罅,颤震了相距不及一尺的隙缝,露出天光一线。狭窄的洞壁,只能容许一人贴壁慢慢行进,但这里的岩壁,似乎附有灵性似的能张能缩,无论胖、瘦都能恰如其分的通过。洞中窄径坎坷不平,行者眼不能下视,只能靠脚探路,贴壁侧身,屏息而行。行途中有一石如斧,与石壁形成一道夹缝,游者需侧身趴在石上,提气收腹,用二手臂力,来个“俯卧撑”动作慢慢挪动身体才能通过;紧接着,有一石梁直卧洞中,游人只好又走“平衡木”的方式,从石梁上颤抖地走过;出洞时,又有“卡脖子石”挡道,使得游人必须蹲下身子,让脖子对准石尖通过。一路上,时而是天如一线,时而见悬石摇摇欲坠,时而觉得两壁间穹天伸去,时而又感到逼近身体,如险似危。一路上,时倒、时蹲、时卧、时爬、时挤、时俯、时仰……调动全身本领,历经摸爬滚打,完整做完一套“太姥健身操”,才能复见丽日蓝天。
通天洞,地质上称之嶂谷。原名为“白猿洞”,因洞口有块岩石酷似“白猿”而得名。该洞呈南北走向,狭如巷弄,陡若云梯,全长600多米,可直达海拔800多米的“九鲤朝天”峰顶。目前仅开通到峰腰的南天门口。所以被称为通天洞,寓意可上九天揽月。游览时只能鱼贯而入,借栈道石阶慢慢行走。
太姥娘塔建于唐朝,在民国甲申年(公元1948年)修葺,塔墓上“尧封太姥舍利塔“的碑题,系唐玄宗所赐。老百姓说,下海求妈祖,上山求太姥,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四方香客来此朝拜,祈求太姥娘娘的保佑。塔墓背后,于1999年新建的太姥娘娘殿,殿中供奉着汉白玉雕像的太姥娘娘坐像,常年经月,这里仙气萦绕,万物生机。不管是求子求财,求官求运,太姥娘娘都很灵应。
兰溪涧,其实是一处玲珑别致的洞道,它开发于1992年。因洞中有股泉水,由岩壁渗出,傍着洞道的碇步,低吟徘徊流入兰溪而得名。据《太姥山志》载:“每岁八月,水色变蓝。”“溪流曲曲抱清纱,此地争传太姥家,千载波纹青不改,种蓝人果未休耶?”这首是宋朝大学者郑樵写的《蓝溪》的诗。相传太姥娘娘当年隐居山中,种蓝为业,她在溪边为百姓染布,清澈的溪水也因此变得碧兰、澄绿。溪水流过东海,染蓝了整个东海,海涛拍打着天空,天空也变蓝了,从此,福鼎人到今天,还把深蓝起名叫海蓝,把浅蓝起名叫天蓝。
鸿雪洞为叠石洞,相传是太姥娘娘-的地方。洞长800多米,其洞名来自苏东坡《和子由渑池怀旧》诗句:“人生到处知何仙?应似飞鸿踏雪泥。渑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这个洞,大且深,可与一片瓦、通天洞相连,既有“天然其琢”的胜形,又有“0常转”之乐趣。洞表叠加石险而衔之,欲坠不坠;洞内云气飘飘忽忽,漫来荡去。洞道路径盘上盘下,愈入愈幽,时而漆黑一处,时而辉煌一片,窄处仅一个夹缝求生,宽处容百人憩息谈笑,加上洞中流泉如夜海波涛轻吟,真有“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桃源境界。
6、天门岭游览区
“云横断壁千层险”是太姥奇峰的真实写照。太姥有覆鼎峰、新月峰、笔架峰、仙药峰、莲花峰等四十五峰,这些山峰都在五百米到九百米之间。尤其上天门岭过牛背石,上陀九岭过天桥更是奇险,有些人非摸爬而过不可,有些人却偏要在这险处探胜。过了险峰,极目千里,气象万千,确有无限风光之感。天门北岭从国兴寺起沿着麒麟岗一直盘旋抵至天门寺,全长有2.3公里,于2000年开发修筑的。这条岭外侧林木葱茏,内侧峭壁如削,沿途风景秀丽,岩石景观目不暇接,让人如同行走在充满野趣情调的山荫道上。
韦陀洞洞深3.5米,宽6米,高3米,曲折迂回。内有清泉井,终年流涌不断,洞中有洞,洞洞相通。洞外这尊石将军,相传是韦陀的化身。很早以前,山中一个小寺。一天深夜,小和尚朦胧中发现师父被歹徒暗害,便连滚带爬逃出四、五里路,摸进了这个山洞里。小和尚由于担惊受怕,加上又饥又冻,连夜发起高烧来。一烧就是三天三夜,到了第4天清晨,才醒过来,却见一条碗口粗的蟒蛇在0着自己的额头,这下又把他给吓坏了。以后,小和尚见蛇没有伤害他的意思,便去喝泉水,病也渐渐地好了。从此,那蟒蛇一直蜷缩在洞口,从没离开过一步。日复一日,那蛇和小和尚越发亲近了。小和尚把它当作自己的师兄。有一天,来了一位女挂单者,看到蟒蛇,大骂道:“畜牲,呆在这里干么?”当夜,蛇真的走了。小和尚从外边回来,不见大蛇,却见洞口多了一尊石将军,活象0神韦陀。于是把这个洞叫做韦陀洞。
洗心池其中来自一个小小的瀑布,常年不竭。之所以称之为“洗心池”,传说仙人来太姥山聚会,先到这里喝上一口甘泉,以免身心被尘俗所染。仙人尚且如此,何况我们这些凡人?大家不凡也喝上一口,心灵将变的洁静一点。在这上方,有一岩石状如石船,称之为“仙舟”。所谓仙舟,当然指的是仙人乘坐的船。据说东海诸仙每年到太姥山聚会,都是乘搭这艘石船的。你看,船头一片苍翠,如绿色的波浪,风吹涛涌,好像这艘仙舟缓缓地移动,如乘风破浪万里行。
掩映在小树丛中,若隐若现,呈竖向排列的串珠状洞穴,像不像女性的生殖器?让人联想到人类生命的起源之处,称“阴元洞”,也有称大地之母、天地之源。这串洞穴是晶洞花岗岩经流水溶蚀而成。至于晶洞构造,则是晶洞钾长的花岗岩的专利。它的形成,系岩浆上升到近地表时,因压力降低,其中的挥发性成分转化为气态,形成气泡,当岩浆迅速固结它,成为小洞,岩浆中尚未结晶的残余成分,在小洞中结晶(主要是石英),最后成为晶洞。
巨大的岩峰像三位并肩而立的尊者,称为“三世佛”。三世佛以空间和时间划分,有横三世佛和竖三世佛两种。横三世佛又名三方佛,其排列:正中为婆娑世界教主释枷牟尼佛,左肋侍为文殊菩萨,右肋侍为普贤菩萨,合称“释家三尊”。侧为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其左肋侍为日光菩萨,其右肋侍为月光菩萨,合称“东方三圣”,或称“药师三尊”。右侧为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其左肋侍为观世音菩萨,右肋侍为大势至菩萨,合称“西方三圣”,或称“(阿)弥陀三尊”。竖三世佛(又名三世佛),正中为现在世佛,即释枷牟尼佛,左侧为过去世佛,以燃灯佛为代表,右侧为未来佛,即弥勒佛。而这里,则为竖三世佛,即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太姥山不是有海上仙都,道仙佛地之说吗?天下名山僧侣多,有佛的弟子,自然就有佛了。
7、福鼎香山寺游览区
福鼎香山寺游览区为文化旅游景点
香山寺游览区在九鲤峰之下的山谷中,可由经过一片瓦前往,亦可进入山门后直接走香山寺公路。香山寺始建于明朝,原名“妙香庵”。大雄宝殿前有块巨石叫“犀牛望月”,牛颈有一天然岩洞叫“犀牛洞”,洞壁上有一联:“秀句满江国,芳声腾海隅”,乃清户部尚书,同治、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龢所题,旧时佛堂就建在犀牛洞内。香山寺周围的山谷盛产兰花,花开时节,幽香阵阵,故寺名叫“香山寺”。
游毕香山寺,沿左侧石径朝一片瓦方向走,见一气势恢弘的殿宇,为“五百罗汉堂”。五百罗汉堂,占地约4000平方米,殿内供奉着由缅甸汉白玉精雕细琢而成的五百尊罗汉坐像,每尊高1米左右的,还有六尊大型汉白玉佛像。罗汉,全称阿罗汉,即自觉者,称已灭尽一切烦恼。释迦牟尼涅槃后,其弟子迦叶召集众多比丘在王舍城共同忆诵佛教经典,后按胁尊者比丘建议,在迦湿弥罗(今克什米尔)召集五百罗汉,论释经、律、论三藏。五百罗汉是佛教的结集者,可以说,没有五百罗汉,就没有今天佛教的全球传播和经久不衰。目前,国内寺院中常见有十六罗汉、十八罗汉,能五百罗汉全数供奉者寥寥无几,但全部是汉白玉雕成的,仅此一处,而且不论质料、工艺都极其上乘,堪称中华之最!太姥山景色有的可以不看,但五百罗汉堂是不可不看的,居士带客人上山时,五百罗汉堂是必游之地。
蝙蝠洞,洞深6米,聚居着成千上万只的蝙蝠,内还有一小洞,漆黑不见五指,有泉水、海洋贝类化石。洞旁有蝙蝠庵,上世纪70年末,有一中年妇女久病不愈,梦见蝙蝠洞可除她的顽疾,便执意上山,在此一住三年,其病不治而愈,便削发为尼,在此修了蝙蝠庵,现有僧众数十人,大多是患慢性病者。蝙蝠洞的背后有一岭道通往青龙谷,谷长三百米,若一条青龙,藏着奇石怪洞,绿树杂花,有七星挂斗、老牛卧地、石鼓石锣、河马仰天、海豚戏浪、-含树、大鹏展翅等众多景点,清幽无比,只是尚未开发。
香山寺的右侧为九鲤湖,建于1991年,小巧玲珑,坐落于幽深的峡谷下面,湖里倒映着奇峰怪石、湖光山色,如诗如画,划小船在湖上悠游,微风吹过,绿波荡漾,更是妙不可言。这里不仅是休闲旅游的佳境,也是风光摄影难得的镜头,是太姥山的一大景色。
九鲤湖的左测一条石径称天梯岭。该岭据传是宋代王头陀所修建,故又名陀九岭。从香山寺到望仙桥,全长600多米,共有1017级石级。天梯岭沿着悬崖峭壁修筑,迂回曲折,置身其中,犹如在半空中行走,天风轻拂,云雾缭绕,飘飘欲仙。。登陀九岭时,记得回头往下望,但见峡谷奇幽、云雾蒸腾、水光潋滟,彷佛置身仙境。
陀九岭尽头,有石板横跨于深谷之上,下临万丈深渊,为“御风桥”,又名“望仙桥”,对面就是九鲤朝天。古人在这里留下许多诗文,诸如“望仙毕竟仙何去,徒有空山一片桥。”“才蹑仙桥路,还思未了因。”等等,唐乾符六年,金州刺史林嵩在《太姥山记》中记道:“石下曰万丈悬崖,石上曰望仙桥。”可想而知,望仙桥建筑在唐代,或者更早。过望仙桥,路旁有一大岩石如古代官帽,称“纱帽岩”,帽上刻有二处摩崖石刻。穿南天门洞可直抵南天门,洞内树藤缠绕,曲折崎岖,趣味无穷。继续往上走,就将到达太姥山最高处白云寺景区。
8、平兴寺
平兴寺坐落于“佛国海天”——福建省福鼎市太姥山东南500米之坪岗山麓,文革期间由十余名僧人创建。远处怪石嶙峋,群山环抱;近处松竹并茂,叠翠重重;曲径通幽,实乃隐逸修真办道之胜地。平兴寺在界诠法师的带领下,发扬佛教优良传统。以普度众生为根本,也为慈善事业做出贡献。
为了提升佛教徒的正信、正见,体现佛教慈悲济世的入世精神,平兴寺成立了“三行慈善基金会”,推动印送经书、放生、僧伽医疗等事业的发展。在界诠法师的领导下,寺院组织信徒,为贫困地区的学校、学生送去资金、衣物、文具;同时,基金会还筹备印刷相关戒律典籍以供教学,出版多种佛教图书,普及佛法知识,让更多人走向正知正见,成为合格的正信佛子。
9、赤溪村
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是一座绿色的村庄,森林覆盖率达90%。村子位于国家AAAAA级重点名胜区太姥山西侧脚下,是一座发展中的旅游新村,也是一个具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茶叶竹木、淡水养殖、水利矿藏等资源的生态村。
曾经的“全国扶贫第一村”,如今依托山地资源,正大做“水文章”,致力于打造旅游新村,打开山门,喜迎各方宾客。
玩点:九鲤溪、户外拓展运动乐园、耕乐园、CS野战基地、蝴蝶园;
特产:茶叶、竹子、香鱼、鲲鱼、草鱼;
美食:香鱼干、农家菜;
九鲤溪:水上漂流令人流连忘返
赤溪村从2007年旅游业开始升温。依靠九鲤溪这一生态旅游资源,吸引了来自浙江及闽东各地的许多游客,尤其是假节日、周末更多,显得十分热闹。
漂流是九鲤溪的传统项目。九鲤诗人杜琨咏道:“忆昔青溪-波,飘飘竹筏如轻梭。溪回山促百川合,急流乱石相挝磨。”游客乘着竹筏顺流而下,满目是青山翠竹,四野静谧,偶有燕雀鸣叫,外加游客的嬉笑惊嚷。面对如此山川溪水,任何形容词在它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闭上眼睛、深呼吸,品尝这九鲤溪独特的空气,甘甜、滋润。
天洲溪:世外桃源留下美丽传说
在离村不远处,是赤溪的另一大亲水景点——天洲溪。天洲溪全长7.8公里,溪岸宽阔,景点密布,许多美丽传说为天洲溪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天洲溪风景优美,水、石、树、崖互相依存。其中,日月潭与一段美丽的爱情故事有关。传说,一对情侣为逃避封建势力的破孩,逃入深山,双双栖息于水中而化身为潭。日月潭水清碧幽凉,历经千年而不枯,象征了两人的爱情长存。天洲溪岸还有气势磅礴的七层际瀑布,落差200多米的瀑布从高处跃下,水声震耳,飞花溅玉,颇为壮观。
天洲溪两岸是万亩原始森林,生态环境独特。清澈见底的涓涓溪水,悦耳动听的幽谷泉声,婉转欢快的鸟鸣声,让你仿佛来到世外桃源,流连忘返。
勇士乐园:让你尽情享受挑战自我的乐趣
九鲤溪内的“勇士乐园”是福鼎市第一个大型综合性野外拓展运动项目。在乐园内,既可以观赏生态美景,又可以享受极限运动的无限快乐。抽板过河、飞檐走壁、搭索过涧、浮桩踏桥、凌空漫步等十余个挑战自我、体味人生的户外运动体验项目,不但让你当上一回“勇敢者”,同时还让你感受团队精神。在风景如画的九鲤溪上这样全身心地投入自然,释放自我,你会彻底忘记了尘世中的那些浮华和纷扰。九鲤溪,就是这样用它的温情包容着你,用它的热情感染着你。
2012年,由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旅游局等主办的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上,九鲤溪休闲旅游项目入选年度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10、武夷山翡翠谷
翡翠谷位于武夷山大峡谷生态公园北部。这里峰高谷深,溪流纵横,森林茂密,景观十分神秘而奇异。这里有上下五级,跌荡有致的鸳鸯瀑布群;有18个五光十色的五彩池;有气势磅礴的大赤壁山。大赤壁山海拔1394米,绵亘3公里,通体红艳,绝壁兀立,十分巍峨壮观。还有36个碧如翡翠的深潭。潭的形态各异,有方形、圆形、长方形、正方形、多边形等等,名字也悦耳动听:翡翠潭、双龙潭、铁壁潭、仙女潭。
溪水源头有一片长达200多米的河滩,河床是一整块大石头,呈金黄色,清流漫过时,金黄色的河床与迭荡的雪白色浪花相映衬,极为华贵娇艳,游人誉为金银滩。走过金银滩便是原始森林区神秘谷,溪流潺潺,森林蓊郁,神秘莫测,孤身而入者,常生恐怖之感。游人漫步其间,赏景、观鸟、沐浴森林,野趣无穷。翡翠谷的主峰叫圣旨山,为生态公园最高峰,海拔1630米,奇峰耸立,森林茂密,还有众多的名木古树和珍禽奇兽,是高山观景的最佳去处。
翡翠谷景区是由鸳鸯瀑布景区、勇士乐园、鳄鱼潭、猴园观赏区、武夷九寨天堂-森林氧吧、太阳山观景区、翡翠谷休闲区组成,翡翠溪绿如翡翠,有大小36个翡翠潭、中有18个绚丽多姿的五彩池、下有9级珍珠滩,溪中有莹绿深沉的翡翠潭、神奇罕见的鸳鸯瀑布、活灵活现的鳄鱼潭,水中蓄满灵秀,晶莹剔透,翠绿诱人。是一处休闲度假、康体健身、吸氧、野营、森林浴、品鲜等生态旅游的好去处。翡翠谷景区集中了武夷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主要景色。
武夷山国家森林公园翡翠谷,进入勇士乐园穿越。在天然峡谷里参加真实场景拓展体验项目,如荡绳过河、浮桩桥、携手并进、泸定桥、障碍桥、抽板过河、凌空漫步、溜索、浪桥、缅甸桥等,观鸳鸯瀑景区,体验勇敢者的游戏公园由:翡翠谷帐篷区、勇士乐园---峡谷户外拓展培训区、实景场地培训区、武夷九寨天堂---森林氧吧、太阳山定向穿越区组成。
翡翠谷帐篷区:由可接待80人森林帐篷组成,餐厅、森林酒吧、影吧、健身娱乐、高峰体验会议室组成,配套生活服务设施齐全,其风格朴素、简约、自然、舒爽、有“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之感。
勇士乐园峡谷户外拓展培训区:由露营区、篝火烧烤区、情侣休闲区、天然浴场和场地设施区五部分组成。太阳山定向穿越区:海拔1406米,登临山顶,放眼远眺、武夷秀色尽收眼底,乃是观武夷云海的绝佳去处。